承德市京津冀协同发展2023年工作总结
(一)规划争列和政策衔接方面。5项重大诉求争列了国家支持【支持承德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京津绿色能源供应基地、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集群、绿色医养康养基地、津承城际铁路项目】,推动怀丰、平蓟三兴高质量协同发展,京承文化旅游发展带等15个重大事项和项目列入三省市“三年行动计划”和“京津冀2023年重点任务”【联通京津经济廊道、对口帮扶、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怀丰”“平蓟三兴”、京承文化旅游发展带、张承京冀水源保护林经营抚育、北方防沙带、流域协同保护推进机制、密云水库上游流域联防联建联治、横向生态补偿、承平高速建设、优化石家庄至承德高铁运行班次、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京津养老项目延伸布局、医联体建设、干部人才交流】。印发实施“三年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清单”“工作推进机制”等一批文件,明确未来三年的任务举措,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配合编制京津编制对口帮扶规划,经过积极争取,初步确定,京津在2023到2025年期间支持承德资金21亿元左右,今年到位资金9.53亿元。
(二)产业协作和科技合作方面。2023年,我市编制完成了钛新材料、氢能、仪器仪表等产业链图谱,积极与京津开展产业链对接协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拜访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部委,赴京津两地开展对接洽谈20余次,与国家能源集团、航天投资、京能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多家大型央企京企进行合作,与京津承德籍224名能人保持密切联系,面向京津发布招商项目100个,在京举办大型推介会5次,组织对接活动300余场次,开展“百家民企进承德”邀请200家北京企业来承洽谈,促成了国家能源集团、中电建等一批央企子公司落户承德,推动了承德宝武钒钛产业基金、明阳集团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进程。截至目前,全市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30家,落户数量居全省前列;新增央企京津企业项目81个,总投资764.8亿元【央企34个,总投资557.21亿元;京企44个,总投资204.64亿元;津企3个,总投资2.85亿元】。积极构建“京津研发、承德转化”的产学研模式,实施《关于进一步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承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承德中心挂牌运营,并推动承德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功申请加入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促成赛福仪器承德有限公司与华仪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合作项目26个,全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26.75亿元。
(三)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围绕互联互通,深入推动立体交通网络建设。铁路方面,迁青宽铁路已成立合作公司,启动了可研编制;承石邯高铁加挂重联列车组运营。公路方面,承平高速完成总工程量的86%;承克高速正在完善施工图设计;京承高速金山岭互通等7条国省干线有序实施【京承高速金山岭互通、承赤高速茅荆坝互通、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省道S223外金线、省道S212李杨线、国道G234兴阳线、省道S309凌北线】。机场方面,继续优化航运路线,开通了围场御道口机场至密云穆家峪机场短途航线。二是推进生态环保协同。落实生态联防联建机制,与张家口、保定及北京市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昌平区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要点》,与张家口市、北京市密云、怀柔、延庆区联合印发2023年“两市三区”联防联建联治实施方案,累计会商交流8次,联合监测4次、执法检查7次、应急演练1次。宽城、滦平、承德县、丰宁、兴隆分别与海委引滦局,北京市密云、怀柔区,天津蓟州区签订协议,建立跨境河湖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实现了京津冀区域上下游水系协同治理。推进潮河、滦河流域综合整治,2023年获得生态补偿资金9.12亿元(潮白河流域第二轮补偿资金7.02亿元,滦河流域第三轮补偿资金2.1亿元)。潮河、滦河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潮河出境的古北口、墙子路断面总氨浓度分别同比下降30.84%、11.66%。三是加推进环首地区协同发展,建立环京津毗邻地区市县乡三级对接合作机制,兴隆与平谷、蓟州、三河,丰宁与怀柔等毗邻地区开展互访交流、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平蓟三兴”“怀丰”一体化发展。
(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主动对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全市50所学校分别与京津冀学校建立基础教育帮扶关系【其中,32所学校分别与北京市5个区17所学校、天津市4个区15所学校开展帮扶工程】;北师大托管帮扶丰宁一中等4个京津项目均已签约【北师大托管帮扶丰宁一中,北京三所高校助教基地建设(中央美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大众音乐协会百千万音乐人才培养工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心理健康公益培训公益普筛、无偿援建健康预警和管理系统】;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等3所我市高校与北汽福田戴姆勒等京津企业达成4项合作【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分别与北汽福田戴姆勒、乔治费谢尔精密机床(上海)有限公司校签署企合作协议;承德医学院与北京筚路蓝缕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中国地质大学平泉产学研基地完成主体工程。加快医养康养产业合作,制定《加快推进承德市温泉医养产业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环京津地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分别与京津民政部门就养老人群外迁等事项签订协议,邀请北京重点企业来承对接养老产业项目,实施18个承接北京养老疏解工程,完成投资15.45亿元。加入京津冀跨省市专科联盟,取消了在承参保人去京津就医的备案手续,实现了北京参保人在承就医可使用北京市医保目录直接结算,26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检验结果互认,23家【2023年度新增10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影像资料共享,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健康红利。印发了《京津冀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扩面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10家【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承德市三院与天津肿瘤医院、承德市口腔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承德市六院与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市妇幼保健院与中日友好医院、丰宁县医院与北京怀柔区医院、丰宁县中医院与北京怀柔区中医院、滦平县中医院与北京中医院大学东方医院、承德县医院与天津医科大学总院、兴隆县医院与天津市北辰医院】。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均能通过与京津冀医疗资源签约或自建医疗机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全部设置老年医学科,医养结合机构新增58家【累计68家】。加快推进旅游宣传推介,先后举办3场宣传推介活动,与平谷、密云共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组织金山岭长城、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等40余家文旅企业及场馆入驻“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平台”。依托北京宣传推介会,面向京津游客发布“承德文化旅游惠民年卡一卡通”,组织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等全市20余家优质景区入驻,发布温泉旅游线路和旅游优惠政策,主动融入京津承文旅资源共享圈。积极打造京津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北京、天津成功举办河北品牌农产品北京“六进行动”暨环京蔬菜共建基地启动仪式、“河北省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品牌打造暨承德山水品牌产销对接活动”等活动,组织承德山水品牌60余家企业100余种产品进京推介。推动检疫证明B证跨京运输,申请净菜进京车辆99个,新增6个环京蔬菜基地【累计14个】,进一步满足北京供应需求。2023年,全市已供应京津优质农产品220万吨,推动净菜进京18万吨,“承德山水”品牌在京津销售额2亿元,带动支农产品销售额达到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