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 10- 27 10:00 浏览次数:

刘立平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始终坚持把服务市场主体作为核心任务抓紧抓实,以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经济为目标导向,全方位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服务保障。

一、落实决策部署,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简政放权,“放”出政务服务高效率。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破解我市中心城区企业群众办理部分审批事项需在市、区两级“两头跑”题,向双桥区下放高频办理行政许可事项10项,力促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为进一步降低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办事跑办次数和半径,向县区一级下放16类中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目前上述事项下放工作正按规定程序办理中,预计本月完成下放赋权工作。同时,向乡镇一级下放政务服务事项198项,目前已完成100项的下放工作,其余事项今年年内全部下放到位。编制全市村(社区)服务事项清单,涵盖领办代办、服务上门、现场办结、咨询解疑事项69项,村民办事更便利。

强化监管,“管”出公平竞争好秩序。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提高跨部门联合、抽查主体、信用分类抽查三项比例。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随机抽查24次,检查对象合计296个,发现问题33个,检查结果全部对外公示加强信用监管,组织发动各行业部门开展信用联合奖惩,累计归集50个部门公共信用信息3.7亿条,累计反馈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核查案例12万例,有效营造了崇德重信城市文化。加强交易监管,推行平台系统、交易流程、硬件支撑、数据标准、数字证书、信息发布“六统一”工作模式,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建立行政监督管理协调联动体系,实行行政监督管理部门联合执法,促进交易活动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倾情服务,“服”出便民利企优环境。市场准入上,取消企业登记注册名称预先核准,市本级企业开办印章刻制费用全部减免,内资企业登记注册流程压减3个环节,企业8小时内即可获取营业执照。项目审批上,建立以“实时共享+台账管理”“工作专班+专题会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事前指导+提前介入”“绿色通道+降费减负”为主要任务的“5+5”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提升全链条可靠服务。服务群众上,持续细化一次性告知、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限时办结、顶岗补位等措施,明确咨询、领办等工作流程和标准,全面提升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坚持实行政务服务“不打烊”,提供“8×365”不间断服务,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服务延伸上,全市2459个村、198个社区,全部建立综合服务站,消灭了基层政务服务空白,基本实现了全市村(社区)服务站标识统一、场所建设统一、办事区域统一、设备设施统一、政务公开统一、运行机制统一。制定《政务服务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向基础延伸,实现政务服务网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力促基层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细化服务举措,助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一)优化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企业帮扶,为企业排忧解难。将企业帮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真正重视,真情帮扶,真心帮助企业加快发展,积极主动、坚持不懈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融资难的问题,通过联系银行对接,向企业介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减少企业研发成本,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组织政策宣传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开展“百场万家”服务活动通过现场咨询、政策培训、发放手册、回访企业等多种方式,及时回应各方关切,宣传惠企减负政策和涉企事项清单,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红利。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助推企业上云。充分利用省企业上云供给资源池服务商,引导有需求的企业与其对接,同时优选本地云服务企业作为支撑单位,为企业提供上云多元化服务。四、积极培育“工业诊所”,为企业把脉问诊。按照省2021年“工业诊所”创建申报条件、服务方向和创建工作流程等内容要求,组织和指导各县(市、区)、开展申报工作。同时,督导辖区内已认定为“工业诊所”的机构开展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进行诊断服务,并向企业提交了诊断报告。

(二)健全法制信用体系建设。谋划实施“四个一体推进”,我市城市信用排名状况大幅上升,由2021年1月份的全国175名上升至目前的全国第43名,排名全省第二位,带动全市营商环境实现新优化。一是坚持全面统筹与重点突破一体推进,全力补短板、促提升。根据国家现行评价办法,城市信用环境的优劣集中反映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排名上。着眼于迅速提升全市城市信用状况排名,我局谋划实施“城市信用状况排名提升工程”,对照国家发布的“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指标”,逐项制定改进措施精准施策。针对统一信用代码重错率高、政务失信突出问题多、联合奖惩工作不健全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协调推动,先后组织64家行政事业单位积极纠正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完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将政务服务、工程建设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工作嵌入联合奖惩系统,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强化了支撑、奠定了基础。二是坚持制度建设与平台建设一体推进,全力集数据、促应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持续强化信用平台功能,着力在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上下功夫,搭建起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建设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数据核查、数据校验、数据清洗等功能,严把数据质量,优化平台功能,实现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数据互联互通。开发建设承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易+”应用和“信易贷”平台,推进地方“信易贷”平台与国家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对接,辖区内全量金融机构及5.2万家企业入驻,实现线上贷款20.3亿元,为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拦路虎”问题把脉问诊、开具良方。三是坚持宣传引导与奖惩激励一体推进,全力造氛围、促共建。大力开展以诚信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等“七进”活动,积极打造“信用承德”品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奖惩措施,激励广大群体守信践诺,组织全市各行业各领域核查主体信用83392例,激励守信2241例,惩戒失信405例,营造“守信者路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形成信用有价的经济价值观。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组织失信主体召开信用修复培训会62场,指导22家“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企业、4个政府失信机关、665家行政处罚被执行人恢复良好信用,筑牢了创建文明城市的诚信基石。四是坚持全面调度与专项督导一体推进,全力抓规范、促落实。对标国家标准,明确信源单位任务目标,细化阶段性工作,完善考核机制,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布局。针对重点地区和部门专项督导、逐一调度,特别是针对公安、国土、检察院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合力攻坚,确保问题清零、短板补齐。建立市县“一张网”考核布局,明确目标、规定时限、压实责任,分批次赴平泉、隆化、围场等地区开展考核专题培训,推广诚信试点县扶持工作,对工作相对滞后的县区及时专项调度、消减差距、克服地区差异化,推动市域内信用工作水平均衡发展、共同提升,丰宁县成功创建全省诚信乡村试点县,平泉市在全国县级市排名中跃居第27位,创历史新高。

(三)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完善各项服务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服务窗口建设机制,在全市214个镇街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企业服务专席”。与市优化办形成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督办企业发展难题,有效提升工作运行效率和质量。二是严格落实联系群众制度,经常性深入县区、企业,了解一线具体情况,及时破解制约梗阻,推动各项服务企业工作落实到位。探索建立园区集中服务机制,开展“进企业、入园区、送政策、解难题”系列活动,对辖区内所有园区、企业做好送政策的“加法”、快审批的“减法”、优服务的“乘法”、破障碍的“除法”,切实提高企业满意度。三是在全市2.7万家企业(经筛选)派驻政府服务代表1672名,设立政府工作服务站7891家,深入落实入企帮扶的各项工作,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政府事务。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与一般性问题、部门交叉性问题、重大复杂性问题三级问题限时办理机制紧密结合,实打实为企业解决各类发展难题。截至目前,多渠道受理企业咨询和困难问题5万余件,办结率99.9%,企业满意率100%,其中颈复康药业建筑验收、承德汇通化工购置1600平米厂房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了集中化解。四是探索线上服务企业新模式,建设升级“承心办”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引导企业线上反映问题、查看惠企政策,熟练掌握各项功能。开通“政策直通”短信平台,按照行业分类、企业类型、所属区域精准推送至企业家,方便企业第一时间知晓政策,运用政策。截至目前,“承心办”平台共注册企业29717家,累计推送国家、省、市有效惠企政策30万余次,涉及发改、财政、工信、金融等21个部门,向各行业企业定向推送短信6.9万余条。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促进多部门、多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组织多层次政企座谈会120场,开展各类惠企助企活动200余次。联合团市委、市银监分局及金融机构开展“金团助青企”活动,针对300余家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题,开展一对一银企对接,促成企业贷款8000余万元,达成意向融资3.8亿元。联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根据我市高校及毕业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接200余家相关企业,组织招聘人员进校园开展现场对接,发布企业就业信息120条,涉及岗位276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00余人,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织各县(市、区)企服中心、各级政府服务代表,深入企业进行惠企政策宣传、减税降费业务培训、企业信用修复等工作,印发惠企政策口袋书5000余册,惠企政策宣传卡2000余张,致企业家的一封信1000余封。

三、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优化法治环境。一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和群防群治力量优势,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确保诉调对接全覆盖,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有机衔接,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依法调节涉及土地项目领域问题的经济社会关系,积极稳妥处理土地经营流转和项目建设落地等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矛盾纠纷联调联动机制,在重大项目园区、各级商会、重点企业逐步设立人民调解组织,“一站式”高效集约化排查、预警、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建立法律进企业、进工地、进园区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法律咨询、风险控制、普法宣传和安全保卫工作,增强服务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利益诉求。二是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司法,严禁对企业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和办“关系案”“人情案”;严禁对企业诉求“冷硬横推”“吃拿卡要”;严禁在涉企服务管理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效能低下;严禁对侵害企业合法利益和危害企业家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有案不立、立案不查。规范政法干警同企业家的交往行为,严禁随意占用企业资金、场地、交通工具,严禁巧立收费名目增加涉案单位和经营者负担,严禁违法插手干预民事经济纠纷,凡利用职权插手案件办理、谋取私利,参与企业和个人非法经营活动的,坚决依法查处,一律顶格处理。三是依法严惩违法犯罪。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垄断市场资源等破坏公平交易秩序和阻碍项目建设的阻工挡工、寻衅滋事等行为,全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为项目发展和企业正常经营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开展企业及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深入排查整治影响经济发展、企业经营、项目推进的突出治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发案率,提升打击震慑效应,净化生产经营环境。

    (二)优化人文环境。一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根据承德创城实际,在全市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道路修缮、老旧小区提升、交通秩序、集贸市场、不文明养犬、弱电飞线、小广告治理、室外公厕、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等系列整治行动,明确时间表、任务图,以集中攻坚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效。中心城区改造整治老旧小区148个,市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对市区所有集贸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高标准建设的蓝岛大厦市场市民“菜篮子”和“米袋子”更加放心。强力推进公厕改造,城区旱厕全部改为水冲式公厕。“小广告”、“弱电飞线”、“不文明养犬”等集中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城市容貌得到极大改善。二是民生工程持续推进。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年均保持在80%以上。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623所、幼儿园300所,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6所、新增学位1.7万个。近年来大力实施医疗卫生“雨润工程”,选派医师1317名、帮扶209所乡镇卫生院,培训乡村医生1515名,增加大中型医疗设备1280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三是惠民举措务实创新。深入开展“提质提效、文明服务”创建竞赛活动,提升服务效能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改善营商环境,93 %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全部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承德办事一次成”。广泛开展“访千楼万家,创文明城市”、文明实践大讲堂、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主题活动,市民对创城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优化监督环境。一是深入推进“六治六提”纪律作风整顿。制发《2022年“六治六提”纪律作风专项整顿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2022年优化发展环境监督整治重点,聚焦“拖庸浮僵奢散”六方面典型问题,采取日常监督、明察暗访等方式,抓典型、强震慑、促整改,推动全市干部队伍以过硬的作风担当作为,助推我市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发现干部纪律作风问题111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力整治。坚持一手抓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紧盯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顽瘴痼疾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一手抓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就业创业、减税降费、复工复产等领域,大力整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纠治政务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清除发展环境“绊脚石”,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健康环境。三是强化警示教育。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问题,集中对4起破坏发展环境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推动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支持鼓励公职人员靠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四是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与市政协创新开展“共建廉洁社会,共创发展环境”活动,广泛开展廉洁宣传,厚植廉洁文化,进一步推动在全市树立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形成崇廉拒腐、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清正廉洁思想防线,持续为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坚强保障。目前,已召开启动仪式暨动员培训会议,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和《廉洁倡议书》,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中。

四、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整合招商资源

强化基础保障,全方位服务招商一是政策保障方面,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投资促进局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北京、深圳、邢台等地学习借鉴先进招商工作经验,并多次深入县市区、重点企业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招商选资工作的实施意见》“1+7”系列文件和《招商选资中介服务机构认定和奖励办法》,提出全市招商工作目标任务、措施保障;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招商选资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市开展招商选资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制定重大招商项目评估、移交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质化竞争,明确政策支持,形成全市上下招商选资一盘棋二是服务保障方面,展全市招商选资政府承诺事项集中整治行动,强化签约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更新招商选资项目库、企业库、专家库,推行“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合作机制,统筹招商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人才聚集

(二)强化组织协调,推动全员招商一是实行招商引资周信息、月统计、季通报制度,对县重点考评大项目招引数量、外向度、科技含量、投资额度、实际用外资、项目履约率和投资完成率,进行排名、通报充分调动全市上下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以商招商,力争在“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上实现更大作为。与专业招商平台、行业商协会、乡贤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探索创新“头部企业”招商、核心节点企业招商、产业集群招商模式,实现全员招商。

(三)明确重点区域,深化产业对接协作一是深化京津产业合作。围绕建设“三区两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做足做透北京、天津1小时交通经济圈文章,紧盯目标企业,寻找合作点,密切对接交流,继续落实“招商目的性、技术性、持久性”。联合北京、天津共同组织招商推介活动,促进三地企业、人才、技术交流,重点引进研究院所、科研机构,立足“总部+基地”“京津科技研发—承德转化生产”等,带动人才、技术成果等在承落地转化。二是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合作。计划赴深圳举办专场推介会,抢抓南资北移重大机遇,宣传承德优势资源,吸引各类优势要素集聚承德。借力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河北商会、深圳市河北承德商会、广东河北商会等重点商协会组织,推进“承德山水”“承德好礼”品牌产品打开大湾区销售市场。同时,为深圳湾科创加速器内落地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促广仪科技园等一批现有合作项目落地投产,推动与亿利集团、中译语通科技公司等一批意向项目成型签约。三是细化长三角地区小团组招商。深化与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对接联系,积极谋划上海小团组精准招商工作,利用上海进博会有利契机联系上海河北商会及部分在沪承德企业家,召开承德招商引资推介会,为在长三角开拓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打好基础。江浙方面,联合市工商联建立完善区域承德商会,拓展合作企业空间。四是强化东北地区联动。发挥承德交通枢纽城市优势,北接东北、外延俄蒙,以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完备、科技人力资源雄厚、重大装备制造业实力强等优势为切入点,谋划、筛选、推介、吸引与之相吻合的投资项目,加强与东北地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深度合作。发挥东北三省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由东北区域延伸至蒙古、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寻求合作。

(四)充分借势借力,搭建招商选资平台。一是借力国家、省举办的招商活动,推动我市优秀企业“走出去”,与本行业、本产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对接,寻求合作机会。积极参加投资北京洽谈会、京港洽谈会、天津投洽会5·18廊坊投洽会、9·8厦门经洽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二是“分享承德 共享未来”为主题,借力全国、海外招商代理机构、使馆、商会等多形式搭建对外开放交流平台,“百家名企进承德”为抓手,举办系列活动,每季度举办1次全市集中签约三是开展小团组精准对接。围绕我市“3+3”主导产业和“1+2”县域特色产业、重点企业,由市领导带队“走出去”, 谋划联络项目,开展专题推介和定向招商,做好精准招商选资工作。

(五)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优质招商环境招商选资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始终致力于开展政府承诺事项集中整治行动、强化招商政策支撑、强化项目督导落地、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对承诺的项目落地、企业运营等方面事项兑现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存在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确保承诺事项及时兑现到位,坚决避免“新官不理旧账”“开空头支票”等行为,全面优化签约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和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诚盼您的宝贵意见建议。